近日,中國國際商會、德勤、阿里研究院發布了《中國進口消費市場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消費增長推動進口業務持續發展,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進口電商消費國,跨境電商進口消費者人數三年來增長10倍,90后和95后消費者成為最大的進口消費群體。
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局部長喻敏表示,盡管多邊貿易體系受到了沖擊,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意不斷抬頭,但在目前環境下,經濟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逆的趨勢。
喻敏表示,2001到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口額的年均增長率是達到了1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貨物進口額達到了20萬億美元,服務貿易同期增長率達到了16.7%,占到了全球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的近1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增長
在中國經濟持續且高速的增長下,消費者收入得到明顯提升。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消費品供給的日益豐富, 消費需求得到持續的釋放。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36.6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占全球零售總額的約25%。2018年增速雖有下滑,但由于體量的持續增加,增長仍舊十分可觀。
2014-2017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滲透率
隨著跨境電商平臺崛起,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滲透率(指通過跨境電商購買進口商品的人數占網購消費者人數的比率)已經從2014年的1.6%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10.2%??缇畴娚塘闶圻M口消費群體迅速擴大,2017年天貓國際消費者人數是2014年的10倍。
在過去四年多時間里,天貓國際已引進75個國家3900個品類近19000個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其中八成以上是首次入華。
2014-2017按出生年代劃分的跨境電商消費者人數占比統計
進口消費群體的年齡分化呈現更年輕化特征。2017年,天貓國際的90后、95后消費者人數占45.2%,已超過80后成為最大的進口消費群體,2018年這一占比更超過50%。但從購買金來看,80后和85后仍然是購買力最強的群體,消費金額占47.6%。
2014-2017年天貓國際品類銷售分布統計
2017年中國的進口消費品市場品類不斷增加,消費者日常消費品的選擇也更加的豐富。消費者最常使用的日化、鐘表、衣服、家居、食 品、文教用品類進口消費品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中,日化品和母嬰類的奶粉進口是促使進口消費品增長的兩大重要品類,分別增長48.6%和40.4%。 而食品中的肉類、電子電器為主的家庭設備類分別出現了3.8%和23.4%的負增長。
2017年中國進口消費品主要供給國家及地區占比
報告顯示,歐盟、美國、東盟、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為我國進口消費品的主要供給地,其中來歐盟進口消費品占比最多,份額為43667億元,占同期中國消費品進口總值的39.7%。
跨境電商與一般貿易對比
目前,國外零售商品目前可以借助兩條路徑進入中國,即一般貿易模式和跨境電商摸式。二者相比,跨境電商模式在更積極開放的政策支持下,能夠體現交易流程扁平化、服務集約化,從而幫助海外品牌商更快更好地銷售給中國消費者。同時跨境電商市場參與者眾多、經營模式多樣,主體各具優勢,也為品牌企業提供了更多選擇。
德勤研究總監陳嵐分析指出,保稅模式比較適合于標品,風險在于銷售不及預期的壓力。對于新的品類和新的品牌想試水中國市場,可以先用直郵的模式,小幅試水,消費者反饋以后再改成保稅模式,有多種路徑的選擇。
2014年-2017年跨境零售進口物流時效變化(天)
報告提到,近年來我國進口消費品降稅力度加大,2018年7月平均稅率由15.7%降為6.9%,平均降幅50%以上。同時,跨境電商貨物運轉時效翻倍。其中零售進口保稅模式的平均收貨時間從2014年的9.2天縮短到2017年的4.5天,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
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認為:“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并且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還在持續開放,一方面,中國有關進口消費品降稅力度不斷加大,另一方面,中國政策繼續鼓勵跨境進口電商等新型業態。”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020-3655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