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2018年第4季度,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規模為1145.6億元,環比上漲36.0%。
一方面是“雙11”、“黑五”、“雙12”等大型購物節都集中在第4季度,從而成為電商沖擊年度業績的最佳時機;另一方面行業內最為關注的跨境電商過渡期后的政策終于正式出臺,且總體上來說對各跨境電商平臺的利好是較為明顯的,主要體現在:
監管方向明確——在2017年初,商務部發言人曾表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但在當時這只是對監管方向的口頭表述,還未形成正式的文件和政策,同時“暫”字的表述說明此監管方向還只是臨時的。而本次跨境新政的出臺,不僅是政策上明確了“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的方向,而且沒有加上“暫”的限定,說明這是長期穩定的制度性安排。一旦監管方向明確了,跨境模式和一般貿易模式在進口環節上就有了制度上的清晰差異,“不執行有關商品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就可以繼續成為跨境電商行業的政策紅利,同時也為各地單獨對跨境進口零售進行更為細化靈活的引導奠定了政策基礎。
擴大清單范圍——跨境電商平臺所售賣的商品需要在清單所規定的范圍內,而之前的清單雖然包含了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絕大部分需求,但一些個性化的、小眾的商品并沒有包含在內,因此各平臺如果要售賣這些商品,只能以一般貿易的模式進行處理,但這樣在價格、新品上市速度等方面上不具有明顯優勢,所以很多品類在跨境電商平臺上并沒有銷售。在新政出臺以后,適用于跨境模式的商品范圍擴大,消費者能以更優惠的價格購買到相關商品,并且買到相關國外同款新品的時間也將大為縮短,這不僅能擴大跨境電商平臺的商品品類,還會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消費限額提高——以前的政策中,個人的單次和年度消費限額分別為2000元和20000元,這既限制了部分商品采用跨境模式進口,又在一定程度上對某些消費者超過一般水平的購物需求進行了限制。這次的政策調整,將個人的單次和年度消費限額分別提高至5000元和26000元,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了既有的限制。而從調整幅度來看,對單次限額的調整明顯要高于對年度限額的調整,說明政策的調整方向主要是擴大跨境商品的適用品類,同時基于打擊走私、保證稅收和保護一般貿易模式的考慮,并沒有將年度限額一次性大幅的提高。
試點范圍的擴大——跨境新政中,將試點范圍從之前的15個城市擴大到37個城市,這對跨境電商平臺而言,是既可以提高效率、提高用戶體驗,又可以增加商品品類的舉措:跨境電商平臺可根據不同地域用戶對不同商品的消費情況增設保稅倉,并實時進行進境策略的調整,在節約物流成本的基礎上,還能節省物流所消耗的時間;而新增的中西部試點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中亞、歐洲和東南亞,在跨境物流模式的選擇上,可用更具性價比的陸路運輸方式引進這些地區的商品,這樣以前受限于物流費用太高而暫未引進的大重量、大體積商品就有可能重新被跨境電商平臺選擇引入。
另外,易觀數據表明第4季度在以往具有份額優勢的廠商同樣保持了其領先的地位:天貓國際排名第一,份額為31.7%;網易考拉排名第二,份額為24.5%。從京東全球購更名而來的海囤全球排名第三,份額為11.5%;排名位于第四和第五的分別為唯品國際和亞馬遜海外購,其份額為9.7%和6.0%。
業內指出,在互聯網行業中,跨境電商已成為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與跨境電商相關的跨境支付業務,在境外收付款、境內換匯、支付、周邊生態建設等方面都有巨量市場空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布局。
寶付作為2017年首批取得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資質的支付機構,近年來借助B端支付的產品和服務優勢,積極抓住跨境電商發展機遇和“一帶一路”的政策紅利,大力布局跨境支付市場,打造“一站式跨境收付平臺”,不僅為跨境電商等多個行業的商戶提供境內代收代付、跨境支付等服務,同時也為入駐跨境電商平臺的中國出口賣家提供跨境收款服務,解決該類型客戶的“境外銀行賬戶難申請、多平臺多店鋪資金管理復雜、提現到賬速度慢”等難題,幫助商戶高效、靈活、便捷地管理境內外資金,定制專屬跨境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憑借優質的跨境支付產品和服務,寶付跨境業務規模持續增長,目前每月已有10億人民幣的結售匯總交易量,成為寶付新的業務增長點。在未來的發展中,寶付將不斷提升金融科技服務水平,助力打造跨境電商新生態,推動中國電商和中國品牌“全球化”發展。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