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跨境電商全球化中分一杯羹,增強戰力、決勝市場?在近日召開的第四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上,跨境電商領域眾多重量級專家及行業領軍人物帶來一場場充滿創新和火花的思想對話交鋒,一一破解跨境電商新形勢、新機遇、新風向下的痛點、難點、拐點。
【大量“洋貨”本土熱賣。近幾年,不少“剁手族”們的海淘之路逐漸從找人代購,轉變為在國內電商平臺直接購買。跨境電商風生水起,還能怎么玩?】
求變的巨頭,要當“中國合作人”
海淘的朋友,對網易考拉一定不陌生。在跨境電商進口市場,網易考拉無疑是領跑者。
未來,形勢如何?“預計2020年我國中產將達到4億,這將每年產生萬億海外消費,而隨著持續的政策優惠,從今年上海進博會舉辦開始,也將迎來一波進口紅利。”網易考拉副總裁王曉的判斷是——跨境電商黃金窗口期是未來兩到三年,誰跑得快,誰的機會就大。
王曉分享了網易考拉的生意經。中介并不是目標,網易考拉也不想僅成為房東,帶海外品牌進門,按時收房租而其他一律不管。王曉說,網易考拉致力于做海外品牌最佳“合伙人”,成為其好搭檔,在采購、結算、倉儲物流等方面給予一站式服務,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進口博覽會。
如何搶跑市場?王曉認為,目標定位要精準,平臺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要形成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消費升級后,跨境電商不再只是商品通道,更多承擔著為消費者創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體驗、提高生活品質的重任。當前,用戶對正品、時效等要求上升,更多企業求變發展,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商品和服務,力爭成為海淘界下一站的獨角獸。
洋碼頭擁有15個海外倉和6萬個海外買手,匯聚全球品牌,在《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中入選獨角獸企業。洋碼頭副總裁朱文華認為,當前是跨境電商寶貴的發展時期,但同時也充滿挑戰,一是政策、二是融資難度加大。電商企業要抓住新政加快發展,精準發力找準定位,通過模式創新、技術革新等,將新利好固定下來形成行業長期發展。
殺出的黑馬,社交電商正萌芽
大會上,一個詞提及頻率較高,那就是社交電商。
以前,人們使用的多為網易考拉、天貓國際、京東、唯品會等平臺,當然現在市場格局基本上還是被這些龍頭占據大多數份額,但同時,以社交電商為主的“新玩家”進入人們的視線。這些社交電商擁有各自的一塊市場和用戶,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豐富了海淘消費市場。
“接下來幾年,社交電商會成為一個較大風口。”唯妮供應鏈創始人張偉這樣說。相比傳統電商,社交電商有哪些不同呢?他總結了三點。
一是購買需求上,傳統電商是貨架式、搜索式購買,而社交電商是發現式購買;二是在人與商品關系上,傳統電商是櫥窗的展示,平臺主動、用戶被動,社交電商是用戶主動,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做營銷,流量成本更低;三是在購買場景上,傳統電商較為單一、僅買東西,社交電商更為豐富,通過內容傳播,發現好的商品,進行分享、內容創作等,提升用戶粘性,帶來更大推廣。
當前,巨頭在前面領路,“新物種”們正在萌芽。大會上,不少嘉賓認為,社交電商實現從搜索式到發現式購物的轉化,重構了“人—貨—場”的關系。
“大局已定的市場突然殺出一群黑馬,挺有意思。”鯨略咨詢創始人王岳說,四、五年前甚至更早前,許多電商專業從業者認為市場基本上大局已定,市場已經被圈得差不多了,不太可能出現新的獨角獸企業。結果就在這兩年,市場又一次顛覆。
蘇寧易購招商總經理周誠說出他的看法:正是因為跨境電商這個行業年輕。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新業態、更多新玩法,會有更多傳統電商人始料未及的事,這是行業趨于成熟化的一個標志。
互聯網時代,有流量有銷量
55海淘是一個海淘導購平臺,整合全球消費商戶,讓國內用戶淘遍全球,目前擁有1600萬注冊用戶。新形勢下,55海淘的增長新手段在哪里?
55海淘首席運營官薛君昊說,我們做的是商品,更多是做流量。高價值KOL即一定范圍內的意見領袖就是流量代表。55海淘接觸了5大類3萬多位KOL進行調研和嘗試,找到目標用戶,發掘用戶需求。商家達成銷售目的,消費者被“種草”,買到意向商品,這是基于社交渠道加強營銷效果。
【跨境電商發展不僅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當國內消費者忙著海淘時,國外消費者也在通過互聯網采購“Made In China”。】
多方發力,“金華制造”才能拔頭籌
金華網絡經濟較為發達,各縣市區產業特色也十分鮮明,如何借助網絡經濟、利用跨境電商帶動實體經濟發展,讓更多優質“金華制造”走出去?怎樣轉型升級,塑造品牌,實現完美跨境?成為第四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一大焦點。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王健認為,在數字經濟背景下,跨境電商呈現巨大的發展潛力,引領全球消費升級,消費已經國際化。實體企業要調整管理模式、經營觀念,發揮不同市場的渠道優勢,創新產品“走出去”。
“互聯網為中國企業全球拓展帶來巨大契機,跨境電商正成為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中國制造網副總裁李麗潔說,金華實體企業要借助互聯網思維,讓自己的產品保持高性價比和高附加值,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誰能有效解決跨境商務中后端服務的痛點,尤其是供應鏈、售后、品牌等本地化運作,誰便能更容易在這場鏖戰中拔得頭籌。
記者注意到,大會吸引一些國內外電商企業到金華尋找商機,他們看中的是金華數字經濟產業基礎和制造業產業氛圍。“金華跨境電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為跨境電商業務企業給予政策支持。”愛庫存副總裁王詩瑤說,我們也希望能夠借勢借力,未來可以與金華企業達成深度合作,把更多金華優質商品帶到國外去。
互聯網無國界,但擁抱世界、真正“出海”并不容易。嘉賓演講中提到,產品、團隊等都是出海重要環節。
四海商舟市場總監鄭建英曾走訪過江浙至少兩三百家工廠企業,與企業負責人聊起跨境電商。她說,聊天中,很多傳統制造出身的負責人煩惱的問題是“我不知道,無從下手”。其實如果有合適的專業團隊,那是最好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市場與溝通的溝壑,需要彌合
有嘉賓還提到,跨境電商新興市場快速崛起,跨境電商熱點正從過去以歐美為主,向以俄羅斯、中東、東南亞為代表的新興市場轉移。Shopee跨境業務總經理劉江宏在東南亞市場耕耘多年,他講述了Shopee快速成長背后的故事。
東南亞正處在電商高速增長的階段,市場潛力大,擁有年輕化、移動化、社交化等特點,特別是移動端發展很快,當地網民的使用習慣是跳過電腦端直接進入移動端。因此,Shopee從成立第一天開始,就專注于移動端,幾乎所有用戶體驗的優化和推廣活動都是以移動端為中心。目前來看,90%以上的訂單都來自App。另外,東南亞地區范圍大,內部文化也非常多樣化,Shopee注重本土化經營。
為何能在東南亞市場扎根并且擴大市場份額?劉江宏給出的答案是:深耕、本土、精準。而對于中國商家進入海外市場,他的建議是:“通過差異化手段致勝。”
在陌生的語言文化環境中,市場與溝通的溝壑需要彌合。嘉賓認為,進軍海外市場不能盲目,要做充分調研。eBay大中華區商務經理楊小塵認為,要考慮市場因素,要考慮自己工廠是否做到歐美等國家的硬性指標要求,這是未來在跨境市場上能持之以恒發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