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近日,多國發布通知,嚴查原產地證造假,打擊轉口貿易違規行為。
越南
4月16日,中國商務部轉發了來自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的一則緊急預警通知。通知內容顯示:為防范原產地造假行為,越南工貿部近期發布了第2515/BCT-XNK號文件,要求強化對原材料供應商的監管措施,以杜絕原產地造假現象的發生。
《越通社》4月13日報道,為防止原產地造假行為,越南工貿部近日頒布了第2515/BCT-XNK號文件,要求加強對原材料供應商的管理,嚴格把控原材料質量。
根據該文件,當前國際貿易形勢變化迅速且難以預料,尤其在美國對包括越南在內的多個國家采取關稅政策的背景下,更顯復雜。為主動應對新形勢,保障越南與合作伙伴之間的利益平衡,同時不影響越南企業的生產與出口活動,工貿部建議出口行業協會以及生產、出口企業注意以下內容:
各出口行業協會應與國家管理機構密切配合,及時提供有關政策機制和國際貿易市場動態的信息,以便向會員企業提出建議和做出指導,助力其主動制定生產與出口方案;
協會應作為協調單位,支持會員企業拓展和多元化生產出口商品所需的原材料供應來源,減少對單一進口原材料市場的依賴;
建議會員企業注意保障用于生產的原材料來源的可追溯性,符合進口國關于食品衛生安全和溯源的相關要求,防止原產地造假行為發生。
越南工貿部還要求出口企業主動制定應對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的計劃,通過尋找來自仍具發展空間和潛力的進口市場的客戶與合作伙伴,以拓展業務并推動發展。此外,企業還需慎重考慮出口產品所需原材料的供應來源,確保符合進口商的要求。
韓國
據報道,韓國海關總署周一表示,韓國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試圖將外國產品偽裝成韓國出口產品,以逃避美國全面關稅。
韓國關稅廳已成立特別工作組,阻止非法出口行為,并計劃制定更具體的應對措施,以保護國內企業。
韓國關稅廳表示,經過上個月的特別調查,今年第一季度發現原產國違規行為總額達 295 億韓元(約合 2070 萬美元),其中輸往美國的貨物占總額的 97%。
相比之下,2024 年全年違規總額達 348 億韓元,其中輸往美國的貨物占 62%。
周一的調查結果包括:價值 33 億韓元的電池陰極材料,這些材料從中國進口并運往美國,錯誤地將韓國標記為原產國。
調查發現,今年3月,價值193億韓元的監控攝像頭被從中國分批進口,并在韓國重新組裝。
新加坡
新加坡海關和貿易與工業部發布公告表示,近年來,一些國家對包括先進半導體、半導體制造設備和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實施單邊出口管制。
新加坡的出口管制受《戰略物資管制法》及《進出口管理條例》約束,這些法規與主要多邊出口管制機制及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保持一致。
新加坡海關和貿易與工業部還在通告中強調,“新加坡政府不容忍企業故意利用與新加坡的關聯來規避或違反其他國家的出口管制,這適用于我們所有的貿易伙伴。”
通告中還指出,從事非法行為可能會導致法律、運營和聲譽方面的后果。新加坡海關和貿易與工業部將根據新加坡法律,對在新加坡從事欺詐或不誠實行為以逃避出口管制的公司或個人采取適當行動。
新加坡海關和貿易與工業部表示,為了降低意外違規的風險,建議企業:
實施強有力的內部合規計劃,其中包括了解客戶(KYC)實踐和最終用戶篩選,以確保與遵守相關出口管制法規的合法客戶或最終用戶進行業務交易,以及考慮到潛在危險信號(如異常運輸路線等)的訂單篩選程序;
在涉及受控技術的國際商業活動中,必要時聘請適當的法律專家。
媒體稱,前所未有的警告級別表明新加坡對近期出口管制違規行為的敏感度。
美國
特朗普政府升級對華關稅戰之際,美國海關正籌備大規模執法行動,而海關系統內的欺詐風險也隨之浮現。隨著關稅的急劇攀升,尤其是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政策,為海關欺詐活動提供了滋生土壤。面對高昂關稅,美國部分進口商開始采取各種規避手段,其中不乏非法操作。虛報貨物類別、低報貨物價值以及虛假申報原產國等行為,成為部分進口商繞過海關監管、逃避關稅繳納的慣用伎倆。
貨之家專業提供跨境電商進口物流、報關、保稅倉一件代發服務,保稅倉庫,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國際進口物流,跨境電商進口報關。跨境電商進口保健品,進口產品,進口商品,進口食品,奶粉進口,紅酒進口,進口咖啡,進口護膚品,進口化妝品,可直接咨詢手機號/微信:13318730968(李經理),可對接京東、天貓、抖音、拼多多、小紅書、淘寶、有贊、微店、微盟、洋蔥等熱門跨境全球購電商平臺一件代發或保稅物流調撥轉倉。